客服热线:18917359118

清华碳中和研究院:中国光热发电成本至少有一半下降空间

   2024-01-17 界面新闻 227 0
核心提示: “预计到2030年,光热发电的度电成本可降至0.7元/度以下,2040-2050年下降到0.35-0.45元/度。”  日前,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下称报告)对“光热发电”这一小众可再生

 

 “预计到2030年,光热发电的度电成本可降至0.7元/度以下,2040-2050年下降到0.35-0.45元/度。”

  日前,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下称报告)对“光热发电”这一小众可再生能源路线的发展作出了预测。这意味着,中国光热度电成本至少还有一半的下降空间。

  光热技术又被称为“聚光太阳能发电 (CSP) ”,利用光学原理令大面积的太阳能集中,再由光热转换原理令太阳能换化为热能,热能通过热机驱动转换为电力。

  “光热发电具有长周期、大容量储热的特点,可以提供24小时稳定电力,发挥煤电机组基本负荷的供热作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环境学院教授鲁玺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光热电站可以利用储能系统双向连接电网,与风光互补发电,提高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

  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尚处于大规模推广的初期阶段,不具备成本优势,未实现成熟商业化发展,

  据鲁玺介绍,目前新建光热电站的度电成本为0.7-1元/千瓦时。聚光吸热、储换热系统是决定光热发电电价的重要因素,占据了整个光热电站成本的77%。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在上述会上表示,目前中国以槽式、塔式为主的光热发电技术迈入了可以商业化的阶段,接下来就是降低成本,完成产业链的商业化。

  报告称,光热发电的成本降低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一是研发和示范项目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提升;二是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产品组件成本的下降;三是更大规模电站的开发带来的规模化效应。

  据王志峰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共有42个光热发电项目正在建设。

  据CSPPLAZA光热发电网统计,截至2023年1月,中共有28个在建/推进中光热发电项目。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增加的在建光热发电项目或达14个。

  此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在运的光热发电项目仅有8个,总装机规模588 MW。

  上述报告建议,政府应为光热发电产业提供资金、电价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以加速该行业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对于目前的光伏技术趋势,鲁玺也在发布会上给出预测:“到2030年,TopCon和异质结电池技术的市场占比有望从2022年的11.8%提升到74%,成为主流的光伏技术产品。钙钛矿与硅电池结合形成的叠层电池,也是未来钙钛矿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它的转换效率有望大幅提高到35%。”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易炼红在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上强调 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

上一篇:

核污染防治概念16日主力净流出4.97亿元,西陇科学、中电环保居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