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917359118

10万亿赛道正冉冉升起 进击的环保产业还有哪些期待

   2021-01-11 环保在线 338 0
核心提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补贴退坡、环保趋严和债务压力等也限制了环保民企在原有路径上继续狂奔。随着“资管新规”和PPP清库等工作的实施,环保产业中此前由于早期大幅扩张导致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升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赶不上营收和利润的增速。

2020年,是环保产业历经寒冬后启航的一年。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补贴退坡、环保趋严和债务压力等也限制了环保民企在原有路径上继续狂奔。随着“资管新规”和PPP清库等工作的实施,环保产业中此前由于早期大幅扩张导致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升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赶不上营收和利润的增速。


环保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光大证券研报分析称,环保项目是政府支付周期长、保本微利的项目。环保行业项目大量来源于政府机构,国资往往具备更强的项目拿单、市场开拓能力。针对单体规模较大的项目,国资突出的资金实力叠加民企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而民营环保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不匹配等问题一直存在。


这也决定了环保行业“逆向混改”通常分为三步:从国资救命到国资控股;国资民资如何合作;国资主导生态基建投资,民资发挥专业优势。换句话说,国资入股或者说民企创立者放弃公司控股权,很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如三聚环保、雪浪环境、永清环保、锦江环境等,也都根据已有的技术优势和背后的国资支持,经营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多家环保企业引入国资后,盈利水平、融资能力改善明显,已逐步开启资源整合步伐。而通过与民营环保企业的合作,国企也可以补上自己在相应领域的缺口或强化自身的优势。国资通过接盘方式纾困,让不少环保公司“起死回生”,经营大幅改善。民营环保企业引入国有资本有助于解决短期内的债务、质押问题,有助于在使用融资工具时,解决增信、担保和风险分担问题。


国资入场后,环保市场的格局或许有所改变,但后续如何发展,还需观察国资入场后与企业的磨合情况。截至目前,有了国资纾困,不出意外,18家环保企业基本上无退市之忧。引入国资当年,民营企业现金流几乎均出现好转。但在2020年前三季度,66%的企业在引入国资后业绩净利润仍为负增长。因而环保民企携手国资后,如何把握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成了当前发展的新命题。


但从整个行业看,在明显看到全行业盈利能力改善前,国资入股环保企业或者是增大持股比例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已有22家民营环保企业拟引入国有资本。2020年拟引入国资的有7家,环保行业洗牌速度明显加快。同样是在这一年,国祯、铁汉相继易主中节能,富春环保实控人变成了南昌市国资委,雪浪环境则被常州新北区政府入股。从中长期来看,“民企+国企”的股东背景或成为环保企业未来的重要优势。


国企新力量加速进场,加剧整个行业竞争和整合的同时,也在重塑环保产业新格局。不同于其他行业,环保行业的特殊性使然,关乎民生,也是当下刚需。环保行业对资金需求较大,而直接融资的热度回升有望解决行业资金需求痛点,有望驱动新一轮行业回暖。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环保产业极速上升,行业“十四五”将有更大的投资潮流。有咨询机构预测,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预计达10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历经前期快速扩张、资本驱动的发展阶段之后,环保产业已进入进化转型的关键期。现如今,容易治理的、好啃的骨头都已治理完毕,整个行业已经进入“深耕微利”的时代。大整合与大洗牌的过程中,环保正在走向技术深耕期,也将会回归服务业的本质。环保民企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在于针对不同的细分领域,依托技术优势、精细管理才是核心。只有拥有自己的硬核之后,才能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在市场空间中有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易炼红在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上强调 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

上一篇:

加码粤港澳市场,818帝都双雄的大湾区环保布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