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917359118

贵州环保行“三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23-08-31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4452 0
核心提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联动举行以“守护黔山秀水·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贵州环保行作为着力推动主题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联动举行以“守护黔山秀水·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贵州环保行作为着力推动主题教育深化实化的具体行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作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的生动实践,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全面坚持问题导向,以环保行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一、强化政治担当有高度。始终牢记人大工作的政治属性,铸牢政治忠诚、强化理论武装、树牢法治思维,确保贵州环保行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是对标政治忠诚高线。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高政治原则、最起码的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关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奋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落实情况作为环保行检查的重要内容,确保与党中央、省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坚决扛起长江上游保护政治责任。二是坚持理想信念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环保行的重要政治任务,引领推动全省人大环资系统和政府相关部门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三是坚守法律实施高线。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人大监督之力推动长江保护法、乌江保护条例、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贯彻实施,讲深讲透讲活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法治逻辑和法治要求,切实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推动全社会形成依法守护黔山秀水的行动自觉。


二、突出问题导向有深度。坚持问题导向,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持续深化调查研究,带着问题去调研,发现问题、破解难题。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环保行检查重点,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情况、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做到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确保环保行更有针对性、更加聚焦。结合环保行发现问题,坚持系统思维,延伸监督链条,分别赴草海、梵净山等地围绕湿地保护、国家公园创建等开展专题调研。二是深入开展实地检查。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针对调研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整改任务清单直接选取实地检查点位,直奔基层、直奔现场,不走“规定路线”、不看规模大小,只看实实在在整改效果,切实做到紧紧盯住不放。全省各级人大围绕黑臭水体治理、水污染防治、矿山修复治理等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行,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将环保行作为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以“小切口”讲好“大生态”,用“小故事”写好“大文章”,发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声音”。组织中央驻黔及地方媒体全程参与报道环保行的情况,在各类媒体刊发和转载环保行宣传报道10余条,各地刊播环保行相关报道130余篇,形成以人大监督为主体、多方共同发力的联动监督格局。


三、坚持依法监督有力度。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增强环保行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上下联动增强合力。长期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人大监督职责,通过贵州环保行这个抓手,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踏步前进贡献了人大力量。为落实主题教育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通过方式创新,首次组织省、市(州)、县(市、区)人大系统上下联动开展环保行,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督促整改凝聚合力。认真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寓支持于监督工作之中,坚决维护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扎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促进环保行成果转化,召开2023年贵州环保行情况通报会,将检查发现问题梳理形成5个方面的意见正式反馈省人民政府。各市州人大参照省级做法,将各自检查发现问题反馈同级人民政府依法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活力。贵州环保行始终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使环保行更接地气、更得民心、更有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在省级启动仪式上,邀请环保志愿者50余人参加,并邀请人大代表、环保专家等全程参与。黔南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邀请22名生态环境保护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4名生态环境保护兼职委员参与到环保行活动。此外,各地还通过组织环保设施开放日、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校学生开展志愿宣传服务活动等,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凝聚全社会合力。(作者: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黄小超)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碳足迹管理成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

上一篇:

远达环保:公司已退出核废处理领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