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917359118

优化环境、创新产品、打造平台——各地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观察

   2023-08-30 ​新华社 232 0
核心提示: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近日走访各地发现,城市中的场馆建筑更加生态环保,人们衣食住行等场景中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节约低碳,碳账户平台引导形成全社会减排良好氛围……随着节能降碳实践持续开展,人们绿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近日走访各地发现,城市中的场馆建筑更加生态环保,人们衣食住行等场景中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节约低碳,碳账户平台引导形成全社会减排良好氛围……随着节能降碳实践持续开展,人们绿色生活底色更足。

  更生态环保: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顶着高温,记者近日走进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生活服务中心,这里与户外连通,并无空调,却感到阵阵清凉。原来,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技艺“冷巷”——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工匠们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能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从而为建筑降温。

  这是7月15日在成都大运村内拍摄的“冷巷”建筑。新华社记者王曦 摄

  “‘冷巷’的物理原理是气流在穿过一个由宽变窄的区域时,流速加快形成负压,从而带来更多室外气流,带走更多室内热空气和湿气。”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卢义修说,这处“冷巷”建筑总面积1400平方米,不开空调情况下每年节电约70000千瓦时。

  此外,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应用发电玻璃……承担成都大运会赛事和配套服务的场馆彰显着绿色环保理念。

  这是我国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烟囱口不“冒烟”,建筑群像花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依山就势,打造花园式智慧化工厂,厂区建筑与周边山色和谐共生;不久前举行钢结构首吊仪式的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以“河流”为设计主线,在现有和修复后的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连接,打造“全域全景式博物馆”,建成后将提供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集中展示的平台……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深度观察)

上一篇:

【地评线】走向低碳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