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917359118

全国碳市场两年成交额超110亿元 CCER重启信号渐明

   2023-07-18 新浪财经 48 0
核心提示: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宋薇萍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迎来两周年。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0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0亿元。17日当天,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为60元/吨。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宋薇萍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迎来两周年。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0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0亿元。17日当天,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为60元/吨。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依然只有电力企业,扩容呼声日渐高涨。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相继召开专项研究会议,就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事宜进行探讨。市场热盼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都有望陆续纳入碳市场。



  “两年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交易情况符合全国碳市场基本定位,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说。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牛韧表示,自全国碳市场上线启动以来,上海环交所全力配合主管部门推进碳市场基础建设,全面保障了碳市场的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同时,依托上海试点碳市场运行,上海环交所在碳金融产品创新、碳普惠体系建设、碳市场能力建设、碳管理体系推广中取得了有效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信号渐明。近日,生态环境部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编制形成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以尽早启动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前各项准备工作。



  据悉,生态环境部已组织建设了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组织起草了注册登记规则和交易结算规则。目前,两个系统已完成初步验收,为尽早启动市场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齐康对记者表示,考虑到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即将临近,管理部门正在加快推进CCER,以期部分使用新的CCER进行抵消履约。齐康说,新的管理办法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二是强调数据质量管理;三是进一步提升效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 CCER 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高耗能企业减排,并通过将资源向低碳、高效企业转移的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工业结构甚至整体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



  “当前市场需要一个稳健、有效的碳价格,来指导未来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对记者说。对于全国碳市场发展,他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增加市场交易主体。目前,全国碳交易体系首批只有电力企业纳入,未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企业也将参与进来。同时,增加更多交易者,包括个人和家庭,用适当的产品将其吸引到碳市场交易里面来。二是发挥好金融的流动性强等优势,试点碳中和相关的金融产品,如碳期货、碳期权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探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深度观察)

上一篇:

这个“富有但浪费国”的节能减碳新潮流值得借鉴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